1. 發音、拼法、寫法:
公司取名最切記發音、寫法,無論是未來跟客戶上有業務上的行政項目(開立發票、立合約、報稅、員工投保勞健保)需要電話或是文字溝通,應該避免太不常見、不能即時讀懂發音的字詞(例如:垚、猋、麤、羴、槑、贔、毳、掱、鬬、畾、舙、齉)除此之外,一些政府系統可能也辨識不出來文字,可能會出現亂碼等情況;另外,在輸入拼音完後,選字詞時也會因為較難找到特殊字,而感到十分困擾。
2. 相關性&清晰度
公司命名方式,應與公司的服務內容或產品相關,並能夠清晰地傳達公司、品牌的核心業務或價值觀,避免使用過於抽像或不相關的名稱,造成客戶或是消費者不能明白或是理解。
3. 簡潔易記得
公司取名技巧,應該要簡潔、讓消費者容易記得,例如:大樂購物中心,其英文名「Dollars Mall」,就是英文拼音取名法,看到大樂就會想到是在販售大量商品的量販店=Dollars。
另外一個案例就是「愛買」品牌名,從字面上解讀就能清楚明白是購物中心類別的店家。
4. 品牌故事以及可拓性
可以將創業者想傳遞的核心價值,與公司取名有關聯性,一個有故事的品牌可以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,同時也要顧慮公司的長期策略和可能的擴展性。
例如:誠品,其中創辦人是以家訓「誠」為起首字,旨意「財物有時而盡,唯一『誠』字終生受用不盡。」,一份在背後的誠懇的心意,一份對社會執著的關懷。
「品」則是他們想宣揚的,在誠品就是有一份專業的素養,一份嚴謹的選擇。
並且取名也能令其品牌多角化,不受限,除了原有的書店經營模式,也拓展到百貨、文創零售等領域。
5. 法規 – 公司名稱預查
在看完公司取名原則後,在命名前也需要特別注意,要進行「公司名稱預查」,以確保沒有跟其他公司名稱重複。
聽起來很複雜?歡迎看這篇更了解:公司名稱預查是什麼?
設立公司之前可以上經濟部的「公司名稱預查」,去查詢名稱是否有被註冊過,線上申辦規費為新台幣 150 元,而臨櫃申辦則為新台幣 300 元,一律都需要自行填表後交由經辦人員查辦。
如果預查發現想取的公司名稱已經有重複了怎麼辦?別擔心,也可以在你想要的公司名稱後方加上「業務種類」或其他可區別的文字。比如「XX 交通、 XX 行銷、XX 報關公司」都是可以各自成立公司的名稱。
6. 商標
要注意的是,公司名稱與「商標」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。不過如果你想要直接用公司名稱作為商品或服務的重要標誌,希望讓消費者記憶深刻,最好也可以將公司名稱另外申請商標。
換個角度,你想成立的公司名稱即便沒有與其他公司重複,但若有跟現有商標重複的話,未來公司在推廣上就容易形成限制。因此也可以先查詢現有註冊商標,減少公司名稱與商標權衝突的爭議。
查詢註冊商標:智慧財產局商標檢索系統